37岁的程序员放下键盘,一头扎进冰冷的仓库,在寒冬深夜亲手拆验沉重的健身器材。从阿里、沃尔玛的数据分析师,到年销过亿的健身器材出口商,DG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他经历了股市暴跌、创业暴瘦20斤、大客户撤单的致命危机,却在全球关税风波中逆势增长。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,他的底气来自一个关键抉择:不做“价格战蚂蚱”,死磕国际大牌平替。
2015年,股市暴跌吞噬了他的积蓄,妻子从健身器材外贸岗离职创业却不懂营销。面对养家重担,这位前阿里、沃尔玛的数据码农被迫转型。角色反差巨大:曾经分析BI报表的手,开始搬货、验货、对接物流。DG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精神压力曾让他暴瘦近20斤,脱发、胸闷成为常态。在上海郊区的仓库,他常在冬夜顶着寒风拆验器材数小时。“以前是大厂螺丝钉,现在连开车都盯着后视镜发呆”,家庭开支的重担让他没有退路。
前三年陷入恶性循环。选择山东德州低价健身器材打“价格战”,结果利润薄到难覆盖团队工资。客户毫无忠诚度,同行永远能报出更低价格。每天像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,重复劳作却毫无积累。“为了生存选的低价路,差点成了绝路。”
2018年成为关键转折。他找到一家有设计能力的小工厂“弱弱联合”,尽管初期订单少,但坚持生产设计新颖、品质扎实的高端产品。策略彻底转变:客户从比价转向关注器材耐用性和设计合理性。复购率和口碑逐渐积累,利润空间终于能支撑团队扩张。这次转型验证了他的判断——低价市场是泥潭,品质赛道才有出路。
成果在2022年爆发。日本某大客户抛出4000万订单,年销售额从3600万飙升至9000多万。但危机接踵而至:2023年一季度该客户因资金问题停单,公司瞬间失去一半营收。团队疯狂拓客,跑展会、做地推,意外优化了客户结构——经销商占比降至30%,70%变为健身房终端客户。这些“小B”客户像稳定流水,彻底摆脱大客户依赖风险。
当美国对中国健身器材加征关税,多数同行如临大敌。他的团队却相对从容,核心在于两大策略:
市场分散化:美国市场仅占营收15%,其余分布在欧美、日本、东南亚及中东。中东市场正通过本地化营销加码,今年10月将携当地翻译和模特参展迪拜。
产品定位精准:不做低价货,专注“国际大牌平替”。产品设计、品质对标Matrix等国际品牌,DG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价格低一截。健身房客户对价格敏感度低,更关注耐用性,关税成本可通过合理定价消化(最高可加价1/3)。
“关税是把剑,但品牌力能把它变成可协商的成本。”2025年下半年,他计划在美国建展厅,明年登陆拉斯维加斯展会,让客户亲眼验证品质。“当客户认可你,关税就不是门槛。”
程序员背景成为隐形优势。团队40人中,上海5人负责策略与算法,外聘14名菲律宾员工执行落地。早在行业普及前,他们就使用ChatGPT写文案、优化销售话术、建网站,营销成本直降50%。这种效率让他们在小众外贸平台仅凭200个精准询盘就能冲进前五。
“放下大厂思维,接受自己既是老板也是搬运工。”回顾十年创业,他认为最难的并非应对关税或价格战,而是在泥泞中重构自我认知。如今面对波动市场,他看得更清晰:只要死磕产品品质、优化客户结构,就有持续前行的底气。而那条从数据代码延伸到全球健身房的独特路径,正成为中国制造突围关税壁垒的新样本。